CHINA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SOCIETY

since 1986

Explore ● Research ● Conserve ● Educate

湄公河源头

湄公河源头:一个国际河流的诞生 (33°42’38.8″N 94°41’45.4″E)

2007年,CERS(地球环境研究所)组织了一次前往青海扎陵湖的湄公河源头的探险活动,揭示了这个真正的国际河流源头的环境变化。湄公河源头的气候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会影响下游六个国家沿岸生活的数百万人。

2007年5月13日,12:45,33°42’38.8″N 94°41’45.4″E

与亚洲其他河流相比,湄公河是一个国际河流,它的名字在流经六个国家之前多次改变。当地的藏族人称上游的这条河为扎曲,但当它流出西藏自治区进入云南省时,人们称之为澜沧江(“汹涌的河流”)。当它离开中国后,泰国、掸邦和老挝沿岸居民将其称为湄公河(Nam Khong)。

地理源头是河流上离海最远的点,距离海洋有4350公里。之前的探险队,包括法国和日本的队伍,都未能找到该河流的源头,或者最后误入了一个短支流。只有借助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才能确定该河流的真正源头。

我们的团队包括来自香港的CERS创始人和探险家黄浩民、来自英国的专业电影制片人Chris Dickinson、地理学家Martin Ruzek博士、野生动物学家Bill Bleisch博士和来自台湾的作家王志宏。我们的探险从乘坐车辆开始,包括一辆全新的路虎发现3,路虎还特别派遣了一名机械师随行。尽管有机械师的帮助,但车辆最终还是无法到达河流的源头,探险队只能步行前往。

湄公河的源头只是众多支流之一,但它为整个地区的环境提供了一个案例研究。在湄公河源头附近,我们的团队看到了土地上的不祥变化。在某些地方,大量的牦牛集中在小区域内,破坏了草地。

在其他地方,环境破坏似乎与放牧无关。大块的厚草皮从山坡上脱落并滑入下面的河流。这可能是气候变化的影响。随着气候变暖,“多年冻土”下面保持着土地的冰可以融化,让草皮自由地滑下山坡。

无论原因如何,结果是扎曲河充满了来自上方山坡的泥土,即使非常接近源头也是如此。